一、介紹:
有源晶振(oscillator),也叫晶體振蕩器,簡單的說,是所有帶電壓的晶體的統稱。有源晶振自身除了石英晶片外還有晶體管和阻容元件,因此厚度會比無源晶振厚。其內部構成:金屬上蓋+鍍銀電極(石英晶片)+IC+陶瓷基座+焊盤。他不需要DSP的內部振蕩,也不需要復雜的配置電路,其信號電平是固定的,只需要選擇好合適的輸出電平。所以,有源晶振靈活性較差,且成本較貴。
二、用途和分類:
有源晶振技術要求更高,性能要求更穩定,一般用在相對高價值的產品,如通訊、航空航天、醫療、工控等領域。
根據其功能不同可大致分為:普通有源晶體振蕩器(SPXO),溫度補償晶體振蕩器(TCXO),壓控晶體振蕩器(VCXO),溫補壓控晶體振蕩器(VC-TCXO),恒溫晶體振蕩器(OCXO),差分晶體振蕩器等,每種振蕩器都有不同的波形和參數,所以會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但是又同樣擁有低功耗,低電流電壓,低相位抖動,低相噪等優異特性。
三、用法:
不同的振蕩器腳位接法會不同,但都會特別標識出1腳,其它腳位的功能和接法可參考對應規格書。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腳懸空,二腳接地,三腳接輸出,四腳接電壓。(有個點標記的為1腳,管腳向下,按照逆時針分別為:2、3、4。)
四、主要參數:
1、中心頻率:所有的晶振都有自己的頻率,這個頻率有且只有一個。
2、頻率穩定度:在標稱電源和負載下,工作在規定溫度范圍內的不帶隱含基準溫度或帶隱含基準溫度的允許頻偏。
3、電源電壓:有源晶振的常用電壓有1.8V、2.5V、2.8V、3V、3.3V、5.0V,特別注意的是,高電壓能替代低電壓,低電壓不能替代高電壓。
4、封裝尺寸:有源晶振的尺寸已向小、輕、薄的方向發展,常用的尺寸有(長*寬mm)7.0*5.0/5.0*3.2/3.2*2.5/2.5*2.0/2.0*1.6/1.6*1.2。
5、輸出模式:有源晶振輸出模式較多,如CMOS、TTL、Clipped Sinewave、LVPECL、LVDS、HCSL等,每種輸出模式都有自身獨特波形和用途。
6、工作溫度范圍:有源晶振工作溫度范圍是-40-85℃。
7、相位噪聲和抖動:相位噪聲和抖動是對同一現象的2種不同的定量方式,是對短期頻率穩定度的真實度量。
8、牽引范圍:牽引范圍是針對VCXO的參數,為變化頻率(增大或減少)與中心頻率的比值,此值一般用ppm表示,通常牽引范圍大約為100-200ppm,取決于VCXO的結構和所選擇的晶體。
9、老化率:隨著時間的推移,頻率值會在老化率的這個指標內有所變化。
相關新聞
用專精的技術和貼心的服務成為世界優秀的頻率元器件方案商!